见伤山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指因外感时邪,损伤肺络的咳嗽吐血。因肺热内郁,风寒外束者,症见发热形寒、咳嗽、脉象浮大。宜清热解表,用泻白散加荆芥、防风、葛根之属。因风热犯肺者,症见发热口干,脉象浮数。宜
舌苔薄白而滑润的舌象。本舌比白微滑苔的苔上津液较多,似米汤敷于舌面,主外感寒湿,或体内素有寒痰宿饮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前者宜祛寒化湿,后者当温化痰饮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肾阴亏虚,水不制火,出现阴火上升的证候。表现为咽干、咽痛、头昏目眩、心烦不眠、耳鸣、健忘、手足心热,或目赤、口舌生疮,舌质嫩红,脉细数等。治宜滋阴降火、补虚清热。
养生术语。始见于《灵枢·病传篇》:“或有导引、行气、乔摩、灸、熨、刺、焫、饮药之一者。”参见导引及行气条。
病名。清·高憩云《外科问答》:“痰瘤生下腮两旁,或肋腹等处。初起如桃李,渐大如茄,按之绵软,不痒不痛。”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痰瘤穿溃后如猪脑髓。”治法:生于上体者宜清上解郁汤;生于下体者宜解下除湿
参见小儿则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汪喆撰。刊于1780年。内容分种子、胎前、临产及产后四门,对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记述较扼要。
【生卒】:十二、三世纪间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茂之。曾任饶州(今江西波阳)小官员,兼通医药,集古今验方及家传方,于1213年(嘉定六年)撰《究源方》5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