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杨梅疮

杨梅疮

病名。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又名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。由气化(间接)传染和精化(接触)传染而得。临症先患下疳,或患横痃,然后发杨梅疮。发病前有全身性发热头痛、骨节酸痛、咽痛,随即出现皮肤病变。外阴局部皮肤先起红晕,后发斑片(名杨梅斑),形如风疹(名杨梅疹),状如赤豆,嵌于肉内(名杨梅痘),疹粒破烂,肉反突出于外(名翻花杨梅)。后期毒侵骨髓关节或流窜脏腑,统称杨梅结毒。治宜清血解毒。内服杨梅一剂散土茯苓合剂。外用鹅黄散。即梅毒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魂舍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。主治泄痢脓血,肠炎,消化不良,习慢性便秘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  • 旋胪泛起

    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本病气轮自平,水轮尚明,惟风轮高耸而起(《审视瑶函》),与旋螺突起之翳色青白,累及瞳神不同。类似今之圆锥角膜。

  • 毛刷子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,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背腧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以定背部五脏腧穴的部位为主,故名。内容说明背部一些特定经穴大杼、膈俞、和肺、心、肝、脾、肾等五脏俞穴的位置,指出这些穴位只能用浅刺法和灸法,不能深刺,否则有伤及内脏的危险。

  • 白龙须

    出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八角枫之须根,详八角枫条。

  • 真气

    ①同正气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真气者,所受于天,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。”参正气条。②同元气。《脾胃论》卷下:“真气又名元气,乃先身生之精气也。”参见元气条。③指心气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真气上逆,故

  • 治气三法

    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补气、降气调气、破气。

  • 少阳脉

    经脉名,即足少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少阳脉,系于外踝之前廉,上出鱼股之外,出□上,出目前。是动则病;心与胁痛,不可以反稷(侧),甚则无膏,足外反,此为阳厥。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:□□□头颈痛,胁痛

  • 司空舆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曾任主管户籍地方官,河中虞乡(今山西虞乡)人。撰有治疗风疾的方书《发焰录》1卷,佚。

  • 石针

    即砭石。《礼记内则》:“古者以石为针,所以为刺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