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正邪分争

猜你喜欢

  • 辟谷诸方

    方书。敦煌出土卷子。有4种卷子,作者未详。约为唐代写本。4种卷子内容各异,间有残缺。倡导辟谷养生,记有“休食方”、服“茯苓饼法”、“胡麻法”、“槐子法”等辟谷方,为研究古代养生学较早文献。现分别藏于法

  • 内至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江苏省中医学校《针灸学》。位于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.1寸处。主治小儿惊风,晕厥,脏躁等。浅刺0.1~0.2寸;或点刺出血。当施行知热感度测定法时,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。

  • 眉炼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卫生宝鉴》。指眉间生疮。由小儿胎热上蒸而生。症见眉间生疮如,流脂成片,瘙痒不已。外用五倍子、生白矾研细,麻油调敷。并可内服清热解毒、消风止痒之剂。

  • 脾胃虚弱

    同脾气虚。详该条。

  • 劳发

    证名。指元气不足,因劳累而发的寒热。《张氏医通·寒热》:“元气虚人,遇劳即发寒热,此元气下陷之故。或劳力而发寒热,腿缝中结核作痛,谓之劳发,俱宜补中益气汤。”参见气虚发热、阳虚发热、阴虚发热、劳热等条

  • 绿银散

    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卷十七方。铜绿、密陀僧各三钱,白芨(烧存性)九钱。为细末,每用半钱,津唾调涂腋下,三至五日一次。治狐臭。

  • 肩抬复位法

    正骨手法。适用于髋关节脱臼的复位。以左髋关节为例:在腰麻或全麻下,患者仰卧,将臀部置于床的一端。一助手双手固定骨盆不动,另一助手抬平健肢不动,医者弯腰分腿面对患者,以右肩填于患侧腘窝下,抬起患肢,双手

  • 骹(qiāo 敲)

    胁肋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广胸反骹者,肝高。”张志聪注:“骹者,胸胁交分之扁骨内膈,前连于胸之鸠尾,旁连于胁,后连于脊之十一椎。”

  • 色以润泽为本

    诊法。出《望诊遵经》。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。人体内在气血盛衰,可外现于面部色泽,尽管病色各有不同,总以明润光泽,预后较好;枯晦不泽,预后较差。

  • 阳明病外证

    指阳明病的发热、汗出、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问曰:阳明病外证云何?答曰:身热汗自出,不恶寒反恶热也。”阳明病多属里、热、实证。由于里热外蒸,可见内外俱热证候。身热汗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