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任西京(今河南洛阳)左藏库使,撰有《左藏方》,已佚。
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栀子、豆豉、金银花、薄荷、牛蒡子、甘草、犀角、僵蚕、连翘、桔梗、马勃、蝉蜕、芦根、灯心、竹叶。水煎服。治疫喉邪郁未透,内火已炽,咽喉红肿白腐,壮热汗少,痧隐不齐,心烦懊憹,舌干口渴
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又名清空膏、青空膏。川芎五钱,柴胡七钱,炒黄连、防风、炙甘草、羌活各一两,黄芩(半炒,半酒制)三两五钱,栀子一两五钱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放热酒内,再入茶少许调如膏,临卧抹口内,温水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铁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,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玉书条。
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喘。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,参见惠民药局条。
病名。即晕车、晕船。《诸病源候论·妇人杂病诸候论》:“无问男子、女人,乘车船则心闷乱,头痛吐逆,谓之注车注船,特由质性自然,非关宿挟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