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凉拈痛膏

清凉拈痛膏

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五方。如意金黄散一两,樟脑末三钱。和匀,用生石灰块三至四斤,清水泡开,水高出石灰二、三指,露一宿,将石灰面上浮起油水结如云片者,轻轻带水倒入碗内,凡水一碗,对香油一碗,搅成稠膏,调上药稀稠适宜,敷伤处,纸盖布扎,夏月一日,冬月二日,用葱汤淋洗干净再敷,以痛消痛止为度。治杖疮已破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鹘文医学文献

    维医著作。作者不详。约成书于公元九世纪。主要内容介绍当时维医常用药物,如牛角、石榴、雪鸡脑、狼骨、山羊胆汁、狗脑、茴香。内容简单朴实,丝毫未涉及理论,反映了早期维医学朴素的面貌。现只有手抄本。

  • 养病庸言

    养生学著作。清·沈子复撰。1卷。刊于1877年。本书对于养病的方法提出了“六务”,即:知(病因何起)、忘(勿记在心)、拒(嗜欲勿肆)、看(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)、耐(忍耐)、调燮(指思欲、饮食、起居诸

  • 犹辨三光

    古代眼科术语。系指患眼视力严重减退,尚存光感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……眼内翳状如青白色,盖定瞳人,犹辨三光,可令金针拨之。”详犹见三光条。

  • 牛蒡子汤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炒牛蒡子、玄参、升麻、炒桔梗、犀角、黄芩、木通、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一至二钱,水煎服。治小儿咽喉肿痛。②《外科正宗》卷二方。葛根、贯众、甘草、豆豉、牛蒡子(半生,半熟)

  • 足阳明经别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阳明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阳明之正,上至髀,入于腹里,属胃,散之脾,上通于心,上循咽出于口,上頞,还系目系,合于阳明也。”从足阳明胃经分出,经大腿前面进入腹腔,属于胃,分布于脾

  • 五疫

    多种疫病的总称。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、火疫、土疫、金疫、水疫等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。”

  • 清金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莱菔子(蒸熟为末)一两,皂角(烧存性)三钱。为细末,姜汁煮糊为丸。治食哮。

  • 清热镇惊汤

    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柴胡、薄荷、麦门冬、栀子、黄连、龙胆草、茯神、钩藤、甘草、木通、灯心、竹叶。水煎,调朱砂末服。治小儿急惊,壮热烦急,面红唇赤,痰壅气促,牙关紧急,二便秘涩,脉洪数

  • 刘云密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若金条。

  • 烂喉痹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秘旨》卷上。系指患喉痹而咽喉溃烂者。多由肝胃热毒蕴积,复感时邪而发。症见咽喉肿痛甚剧,腐溃白斑,形如花瓣,疼痛难咽,甚或目睛上泛,六脉洪大。治宜疏风解毒、凉血消肿。用银翘散、普济消毒饮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