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药学著作。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。3册。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,原植物378种。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。附图较多。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、采集加工、药味及药用部分。分别于1972年、1976年
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。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,升清降浊机能紊乱,因而产生呃逆、胸脘痞闷、腹胀、腹痛、二便失调等症。
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即白饼子第一方,见白饼子条。
见《妇科玉尺》卷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即穿鼻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葛花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统指无外伤、外感所致的鼻衄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内伤衄血之症,身无表邪,目睛或黄,五心烦热,鼻孔出血。”常由肺热上壅、胃热熏蒸、肝火上炎、阴虚火浮等因所致。因肺热者,伴见口干鼻燥,或见咳呛。治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