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赪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人参、黄芪、桂枝、附子、细辛、羌活、防风、川芎、炙甘草各一钱,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,炒芍药一钱(后下)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亡阳,汗不得出,头眩身慄。
证候名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先腰痛,痠,苦渴数饮,身热。”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肾热者,色黑而齿槁。”临床尚可见目无精光而畏明,两足热甚,脊骨重,热甚不能起于床,夜间益甚。治宜滋肾育阴,用六味地
【介绍】:见吕应钟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藏医家。医术高明,求医者多有良效。著有《医药本论》、《四部医典释义新目》等。
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表证类型之一。是外邪侵入后,阳气集于肌表,邪正相争,腠理密闭所出现的证候。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,以恶寒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、脉浮紧为特点。
妇科著作。2卷,续集1卷。宋·薛轩约撰于1265年。此书仅见近代传抄本。上卷简论诊脉法、病因及月经胎产诸病;下卷载女科方100首。方剂名均按“降都春”(词曲牌名)一阕中的韵文依次编目,可供临床参考。
指会阴穴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下阴别一。”张景岳注:“自曲骨之下,别络两阴之间,为冲督之会,故曰阴别,一谓会阴穴也。”见会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