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眼症
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指眵泪稠浊似痰,粘糊满目的证候。详见眵泪条。
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指眵泪稠浊似痰,粘糊满目的证候。详见眵泪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即大肠经。见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痛泻要方,见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心悸之一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二论痰郁心悸:“停积痰涎,使人有惕惕不宁之状,甚则心跳欲厥,其脉滑大者是也。”治宜涤痰定悸。用温胆汤、茯苓饮子。风热生痰,上乘心膈而惊悸者,宜简要济众方。心虚而兼痰火者,宜
病名。即直肠泻。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:“直肠泄,食方入口而即下。”详直肠泻条。
秋季应时的脉象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秋脉如浮,……其气来轻虚以浮,来急去散,故曰浮。”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七方。精猪肉(薄片)一两,铅粉少许。将肉于炭火上慢炙,旋铺铅粉,炙令成脯,每服少许。治小儿刮肠下痢,噤口不食,闭眼合口至重者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