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痰饮恶寒

痰饮恶寒

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》:“痰饮恶寒,由痰滞上焦营卫阻滞,抑遏清道,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。肥人多有此证。脉滑或沉,周身沉重,胸满食减肌肉如故。”又:“浊痰滞膈,先用姜茶探吐,后用通圣散加减。”《张氏医通·寒热门》:“背恶寒痰饮。仲景云,心下留饮,其人背恶寒,冷如冰。指迷茯苓丸。”治以通阳化痰为主,亦可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方。参见恶寒、内伤恶寒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梴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健斋。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著有《医学入门》一书,论述外感、内伤、杂病及临床各科疾病,简要易懂;对于习医规格论述较详,对于医学普及有一定促进作用。但过于强调“医

  • 营在脉中

    营,指营气。营气与卫气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,但在人体内循行部位有所不同,营气运行于脉管中,卫气运行于脉管外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人受气于谷,谷入于胃,以传于肺,五脏六腑,皆以受气,……营在脉中,卫在脉

  • 何若愚

    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,善针灸。他探讨经络之原,针刺之理,作《流注指微论》,原书已佚。后为便于记诵,于1153年(贞元元年)取其义作《流注指微赋》,流传至今,对普及针灸知识,有一定作用。

  • 山桃花

    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管见大全良方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新编备急管见大全良方》。10卷,附《诊脉要诀》1卷。宋·陈自明撰于1271年。本书根据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的成方编撰而成。首为诊脉部位图及脉诀大要,列述诸风、伤寒、痰饮、咳嗽、脚气、暑、

  • 玄武汤

    即真武汤,见该条。

  • 外漏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本症“生于两睥之外,或流稠脓,或流臭水,胀痛则流出,不胀则略止。先与人参漏芦散,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。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

  • 外感三消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,有燥火、湿火之分。详燥火三消、湿火三消、消渴条。

  • 医案类录

    见中西医粹条。

  • 银花藤

    见《医学真传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