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炒牛蒡子一两五钱,防风、甘草各二钱半,荆芥穗五钱,犀角一钱半。为末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小儿赤丹瘤,壮热狂躁,睡卧不安。
书名。全称《万氏家传伤寒摘锦》。2卷。明·万全编撰。本书重点选摘《伤寒论》中有关六经脉证治法,并记述了伤寒两感、差后劳复、阴阳易、痓湿暍、霍乱等脉证治法,兼述温病、时行疫病。后收入《万密斋医学全书》中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佛手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养生主论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三焦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,嗌肿,喉痹。是主气所生病者,汗出,目锐眦痛,颊痛,耳后、肩、臑、肘、臂外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。”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鸡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夹痰伤寒》:“咳嗽不爽,胸中气闷,夜不得眠,烦躁不宁者,此火痰郁遏胸膈也。名曰痰躁。”治宜豁痰降火。方用陷胸、泻心汤等。参见痰证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即缓疽。见该条。
同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古代对儿科医生的称谓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名闻天下……,来入咸阳,闻秦人爱小儿,即为小儿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