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清·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类似赤热,不治自愈,及期而发,过期又愈,如花如潮,久而不治,遂成其害。”“未发问其所发之时,别其病本,在何经络;既发者,当验其形色经络,以别何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九曲中府:在旁廷(疰市),下三寸,刺入五分,灸三十壮,主恶风邪气遁尸,内有瘀血。”位于腋中线上,当第七肋间直下3寸处。主治胸胁疼痛,腹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
蒙医方书。阿拉善旗高世格编。载临床常用方剂170个。方药用藏、蒙、汉、满四种文字对照编写。阿拉善北寺存有木刻本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七方。松花一两半,生地黄、炒鹿角胶、山药各一两,艾叶一分,茜草根、茯苓、紫菀、人参、百合、小蓟、炙甘草各半两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米汤调下。治吐血久不止,咳嗽。
本的性质为虚,标的性质为实。有四种情况:①原来的旧病为虚证,而后发的新病为实证,②病人的体质虚而感受实邪,③因体质虚而致气血郁结,气化无权。如气虚而致血瘀,或脾肾虚而致痰饮、水肿、饮食积滞等。④病的本
书名。1册。日本·一色直太郎编于1929年。本书收载并介绍了200余种中药药材的有关炮制、鉴别等内容。现有《皇汉医学丛书》本。
证名。指饮食被格拒于外,不得下咽入胃者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五:“格食者,谓食不能下;格气者,谓气不能通。皆由中气闭塞,痰涎壅滞,聚而不散,如噎膈之状也。得病之因,有为怒气不得发越,食饮不得舒畅,朝暮郁闷,
书名。恽铁樵撰于1928年。此书概论部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,从脏腑、经脉病变阐明各类病证的病理和用药。各论部分阐述伤风、胃咳、肺痨等九种病证的病因病候、诊断与治法。全书引用了较多的西医病理知识,在当
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通瘛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含羞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