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热病过程中发于肌表的斑和疹两种证候。见《伤寒九十论·发斑证》。点大成片,斑斑如锦纹,抚之不碍手的称为斑,形如粟米,高出于皮肤之上,抚之碍手的叫做疹。斑疹的形色,总以松浮,稀疏,红活为邪浅病轻;
病证名。鼻塞不通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八十:“小儿鼻齆塞者,肺气不利也,肺主气,诸阳之气,上荣于面,其气不和,风冷乘虚,客于脑,与气停滞,搏于津液,鼻道壅遏,故为鼻齆塞。”用黄连丸口服,细辛膏涂鼻内。
脏腑、经络之气阻滞不畅。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;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。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。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,胀满疼痛,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,胁痛易怒,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,痰多喘咳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又名天白蚁、肺花疮。喉癣发于咽喉。咽喉生疮或腐溃。以其形似苔藓故名。多由①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,阴液被灼而成。《景岳全书》:“喉癣证,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,其证则满喉生疮
病证名。出《陈氏秘传》。指患肢短缩。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症为肛边生痔,如枣大,时痛时痒,或下脓血;或肛内生小肉,上有孔窍,根蒂较小。相当于肛漏或混合痔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葛根、枇杷叶(绢包)、大豆卷、茵陈、薄荷、蚕蜕、牛蒡子、茯苓皮、通草、滑石、连翘、马勃。地浆水煎服。治疫喉红肿白腐,微汗身热,痧隐心烦,脘痞溲少,上喘下利,苔色灰潮而黄,脉濡带数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桑螵蛸(酒炒)、升麻、全当归(酒炒)、茯神、茺蔚子各二钱,黄芪五钱,沙菀子、山茱萸各三钱,白芍药一钱半。先用小羊肚一个洗净煎汤,代水煎药服用。治产后小便不禁,或脬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