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外穴

经外穴

穴位分类名。又名经外奇穴奇穴。指十四经穴以外的经验效穴。经外穴在《内经》中已有一些记载,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十指间”,“刺舌下两脉”等。后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等书记载更多,至《针灸大成》等书专列“经外奇穴”一门。这些穴位,一般说都是从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其中少数穴位,后来还补充到十四经穴中,如风市、膏肓俞等。近年来新发现的某些经外穴,有称新穴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转谷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侧部,腋前皱襞直下,第三肋间隙中。主治胸胁支满,食欲不振,呕吐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雀啄法

    见提插法条。

  • 郑宁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七潭。安徽人。郑氏认为古今方书中常用药不过二、三百味,但关于药的性味说法不一,因而参考过去各书,编成《药性纂略》一书。

  • 外感中风症

    指真中风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中风之症,……有外感,有内伤。外感者,真中风也,内伤者,类中风也。”参见真中风条。

  • 调和法

    即《针灸大成》所称的平补平泻。见该条。

  • 赤包

    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赤瓟,详该条。

  • 胞肿

    证名。见佚名《异授眼科》。俗称眼皮肿。病因较复杂,除由眼睑疾病直接引起外,还可发于其它多种眼病及全身性疾病。本证大体可分虚实两大类:一般实证表现为肿硬拒按,红赤焮痛,或瘀血青紫,糜烂胶粘等,如“胞肿如

  • 产后四肢虚肿

    病证名。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:“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?答曰: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,循经流入四肢,留淫入深,回还不得,腐坏如水,故令四肢面目浮肿。医者不辨,作气治之,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。夫产后既虚,又

  • 真水

    即肾阴。详该条。

  • 增补痘疹玉髓金镜录

    见痘疹金镜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