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又称胃气虚喘。指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。《医学入门·喘》:“胃虚极则气上逆。”症见抬肩撷肚,喘而不休。多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。治宜补中气,养胃阴为主,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马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阳明之筋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结于腕,上循臂,上结于肘外,上臑,结于髃;其支者,绕肩胛,挟脊;直者,从肩髃上颈;其支者,上颊,结于頄;直者,上出手太阳之前,上左角,络头
详脉从四时条。
养生类著作。6卷。明·周臣编。内容为育婴、饮食、起居、御情、处已、睦亲、治家、养老、法语,大多摘自《颜氏家训》、《袁氏世范》、《三元延寿》等书。因去其繁琐,摘取简易,便于诵读,故有一定参考价值。其中饮
出《素女经》。指女性外生殖器。
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罗浩辑。刊于1799年。罗氏参阅《脉经》以下有关论脉的著作45种,取其精华,附以己见编成此书。书中辑录崔紫虚、余抑庵、张石顽三家学说尤多,并按李士材所论二十八脉,益以张石顽所增附之
【介绍】:战国时名医。据《列子·力命》载:卢氏曾为季梁治病,技术水平较高。认为季梁的病一不由天,二不由人,三不由鬼,而是病人体质的关系,体现了唯物主义病因观。当时常把卢医扁鹊并称,简称卢扁,作为名医的
经穴名。代号:GB1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头顶部,当瞳孔直上入发际2.5寸处;或于头临泣后2寸取穴。另说在入发际2.5寸(《千金翼方》);“目窗后一寸五分”,即入发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即阳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