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病

肝病

病名。指肝脏的各种病证。有寒热虚实之分。肝为刚脏,性喜条达,藏血,开窍于目,肝病多由七情所伤,肝气郁结气郁化火,肝络瘀阻,或肝阳偏亢,肝风内动,以及肝经湿热寒滞肝脉等所致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肝病者,两胁下痛少腹,令人善怒,虚则目无所见,耳无所闻,善恐,如人将捕之。”《难经·十六难》:“假令得肝脉,其外证善洁,面青,善怒,其内证齐左动气,按之牢若痛,其病四肢满闭,癃溲便难,转筋,有是者肝也。”《脉经》卷六:“肝病,其色青,手足拘急,胁下苦满,或时眩冒。”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》卷二:“肝病,面青筋急,多怒,目痛目闭不欲见人,脐左动气。”《太平圣惠方·肝脏论》:“夫肝虚则生寒,寒则苦胁下坚胀,寒热,腹满,不欲饮食,悒悒情不乐,如人将捕之,视物不明,眼生黑花,口苦头疼关节不利,筋脉挛缩,爪甲干枯,喜悲恐,不得太息,诊其脉沉细滑者,此是肝虚之候也。”又:“肝实则生热,热则阳气盛,致心下坚满,两胁痛小腹,忿忿如怒,气逆头眩,为血有余,即目痛,眼眥赤,生瘜肉,阳毒所致,悒悒先寒而后热,颈直背强,筋急,不得屈伸,诊其脉浮大而数者,此是肝气实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:“其性条达而不可郁,其气偏于急而激暴易怒,故其为病也多逆,逆则头痛耳聋,颊肿,目瞑,两胁下痛引少腹,善怒,善瘈,四肢满闷。……经病则腰痛不可俯仰,丈夫疝,妇人少腹肿,甚则嗌干面尘,色脱,遗溺癃闭,其郁与胜,必侵及乎脾,脾受木邪,则胸满呕逆,飧泄。总而计之,其为寒热虚实邪气侵克,本经自病与经气相加种种诸症。”《本草纲目·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》:“肝藏血属木,胆火寄于中,主血,主目,主筋,主呼,主怒。本病,诸风眩运,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,胸肋满痛,呕血,小腹疝痛,痃瘕,女人经病。标病,寒热疟,头痛,吐涎,目赤,面青,多怒,耳闭,颊肿,筋挛卵缩,丈夫疝,女人少腹肿痛阴病。”治宜疏肝理气,平肝泻火,活血通络,养血柔肝潜阳熄风等法。参见肝病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暑

    病名。①《景岳全书》卷十五:“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者也。凡人之畏暑贪凉,不避寒气,则或于深堂大厦,或于风地树阴,或以乍热乍寒之时,不谨衣被,以致寒邪袭于肌表,而病为发热头痛,无汗恶寒,身形拘急,肢体痠痛

  • 春砂仁

    出《古今药物别名考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张宪公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孝培条。

  • 气滞痛经

    病证名。属痛经证型之一。多因情志抑郁,气机不畅,气滞则血涩,冲任血行郁阻,不通则痛。每在经前或经行时,下腹部胀甚于痛,或兼胸乳胀闷不舒,经行涩滞不畅。治宜行气开郁止痛。方用加味乌药汤、七制香附丸、金铃

  • ①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夫精者,身之本也。”由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,又称水谷之精、后天之精。《灵枢·大惑》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。……精散则视歧。

  • 血脐

    即儿脐出血。详该条。

  • 羊刺蜜

    出《北史》。即刺蜜,详该条。

  • 王氏医案

    书名。清·王士雄撰。分正续编,正编2卷,原名《回春录》;续篇8卷,原名《仁术志》。约成书于1843年。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热病、杂病等治疗验案。不分门类,每证自成一案。王氏论病,溯因辨证,处方强调随证变化

  • 巨胜子

    出《品汇精要》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称为巨胜,即黑芝麻,详该条。

  • 八月炸藤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木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