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肩抬复位法

肩抬复位法

正骨手法。适用于髋关节脱臼的复位。以左髋关节为例:在腰麻或全麻下,患者仰卧,将臀部置于床的一端。一助手双手固定骨盆不动,另一助手抬平健肢不动,医者弯腰分腿面对患者,以右肩填于患侧腘窝下,抬起患肢,双手紧抱患肢大腿根部。另一助手在医者背后双手固定患肢小腿不动。此时医者用力直腿伸腰抬起患肢与按压骨盆的助手对抗牵引。如感到股骨头滑动时,配合双手向远端托,此时可感到复位的声响,即已复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犯胃气

    治则之一。指治病不宜妄用攻伐、苦寒等药物戕伤胃气。人以胃气为本,“纳谷者昌,绝谷者亡。”胃气足则元气易复,胃气伤则病难复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伤寒,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,

  • 攒竹

    经穴名,代号BL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眉头、眉本、员在、始光、夜光、明光、光明、员柱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眉毛内侧端,当眶上切迹处。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,目眩,目翳,目赤肿痛,迎

  • 调气

    ①治法之一。治疗气滞、气逆、使气机调达平顺的方法。包括行气、降气等法。药物如枳壳、厚朴、香附、砂仁、陈皮等理气药。②针刺术语。运用针刺补泻调节气机,增强抗病能力,恢复健康。《灵枢·官能》:“审于调气,

  • 五常

    即五行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天有六极五常。”成玄英疏:“五常谓五行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五常之气,太过不及,其发异也。”《伤寒论·序》:“人禀五常,以有五脏。”

  • 痘科切要

   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。

  • 余芳亭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梦塘条。

  • 温氏医书三种

    中医丛书。清温载之(存厚)撰。刊于1886年。收有《温病浅说》、《温氏医案》及《小儿急惊治验》3种,现存初刻本。

  • 白芥子灸

    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敷贴时间约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用治肺结核,哮喘,口眼斜等。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。《张氏医通》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、延胡索各

  • 一得集

    医论医案著作。3卷。清·心禅僧撰。刊于1890年。卷一有医论十七条,历数庸医误人之过,立论明确,文笔犀利;并论治病当先熟习未病时之正常生理状态,强调病各不同,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;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

  • 痰涎

    小儿病多涎者,《太平圣惠方》谓为“风热壅脾,积聚成涎”所致。《幼科释谜》:“小儿涎痰,“痰由涎结,涎乃脾泔。脾运胃液,肢体皆咸。脾气不足,风热相兼。壅遏中脘,口沫淹淹。乃生壮热,惊搐渐添。”“然痰与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