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足位分娩。清·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婴儿足先出者,名曰颠倒。”详倒产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夏令发热,软弱而发黄的证候。《卫生宝鉴》:“小儿身体蒸热,胸膈烦满,皮肤如溃橘之黄,眼中白睛亦黄,筋骨痿弱不能行立。此由夏季之热加以湿令而蒸搏于经络,入于骨髓,使脏气不平,故脾逆乘心,湿
【介绍】:见李中梓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儿将周岁,母复有娠,儿饮其乳,谓之鬾乳。”因为“母既妊娠,精华下荫,冲任之脉,不能上行,气则壅而为热,血则郁而为毒。”儿饮这种乳汁,所以易患鬾病。详继病条
【介绍】:晚清女医家。字鬘云。江苏吴县人。长于内、妇科,咸丰年间(1851~1861年)多为士大夫延请诊病,撰有《花韵楼医案》1卷,为罕见的女中医医案著作,已刊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方。炮附子、川椒(去目)、磁石(醋淬)各一两。为末,用猪肾一个细切,葱、薤白各一分,入药末一钱,盐一字,和匀,用湿纸裹,在灰火内煨熟,空腹细嚼,酒调稀粥送下。治耳聋。
外科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系腐蚀疮疡恶肉的一种方法。能使疮疡毒气外泄,恶肉易去。用法:将腐蚀药物直接撒于患处。常用方剂有白降丹、红升丹、五五丹等。适用于痈疽脓成未溃,或溃而疮口小;或痔疮、瘰
①伏藏、隐藏、制伏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必伏其所主。”②脉象之一。详伏脉条。③中药炮制法之一种。详泡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