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产后目眩红烂。宜用复盆子叶嫩汁渍眼,外以纱布蒙之。
养生术语。道家养身的方法。传说老子有九丹、八石、引气炼形的方法(见《列仙传》)。
【介绍】:见方炯条。
证名。或作头晕眼花。指身体有飘忽不定、眼花缭乱的感觉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但忽运而忽止者,人皆谓之头运眼花。”详眩晕条。
①气功隐语,指心血。②炼丹术语,指铅。③初生儿称婴儿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有“婴儿索痉。”《古今医鉴》:“初生者曰婴儿,三岁者曰小儿,十岁者曰童子。”《寿世保元》以半岁至二岁内为婴儿。临床上,以出生后一周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紫草茸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正伦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由于久病、劳倦过度、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。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,面色萎黄,言语低微,唇不焦,口不渴,欲小便而解不出,脉细弱。治宜补气为主。肺气不足者,用生脉散。中气不足者,用补
针灸疗法的一大类。指用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、熏熨方法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藏寒生满病,其治宜灸焫。”具有温通经脉,调和气血的作用。灸法一般分艾炷灸和艾条灸两类。艾炷灸包括直接灸(化脓灸、非化
书名。3卷。清·曾鼎撰。刊于1814年。作者认为“治病定症,务在诊脉为主”,故此书着重阐述脉学。上、中卷论切脉的重要性,切脉法,并阐发《濒湖脉学》、《四言举要》脉学义理。下卷以问答形式论述伤寒五法大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