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脾经咳嗽

脾经咳嗽

病证名。又称脾咳。指脾胃湿热,上熏于肺,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内伤咳嗽》:“脾经咳嗽之症,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,痛引心脾,神衰嗜卧,面色痿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,此脾咳嗽之症。”辨治:肺有热者,家秘泻白散;脾胃热积栀连二陈汤肺气不足生脉散;土不生金,四君子汤;有痰,六君子汤虚热,加丹皮、山栀、热甚加栀、连。《不居集·脾经咳嗽》:“脾咳之状,咳则右胠下痛,阴阴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,升麻汤主之。咳而涎出,续续不止,引小腹谓之脾咳。”参见咳嗽、脾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绝道

    指非经脉所过之处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,必行绝道而出入。”

  • 苦丁香

    见《本草衍义补遗》。为瓜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食积咳嗽

    病名。指因食滞、痰积所致的咳嗽多见于小儿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食积咳嗽之症,每至五更嗽发,嗽至清晨,或吐痰味甜,胸前饱闷。”脉洪大或沉滑,方用二陈平胃散、三子养亲汤、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。参见食咳、痰积

  • 血分热毒

    ①热邪深陷血分的证候。表现为高热神昏、皮肤斑疹,或吐血、便血、衄血,舌色深绛或紫绛等症。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血分、重症麻疹、猩红热、斑疹伤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症。②泛指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,表现为复

  • 心善

    痈疽五善之一。精神清爽,声和舌润,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,动息自宁者为心善。《外科正宗》:“心善精神爽,言清舌润鲜,疮疼兼不渴,睡醒得安然。”

  • 手夫

    即一夫法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三里穴,在膝头骨节下一夫,附胫骨外是。一云在膝头骨节下三寸,人(有)长短大小,当以病人手夫度取。”参见一夫法条。

  • 心脾郁

    郁证之一。多由忧思过度,以致心脾气机郁结不舒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三:“心脾郁,怔忡崩漏,归脾汤。”参见五脏郁证条。

  • 土高丽参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土人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子母补泻法

    针刺补泻法之一。《难经·六十九难》:“虚者补其母,实者泻其子。”其法将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,分属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又依生我者为母、我生者为子,据病情的虚实,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

  • 李喧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撰有《岭南脚气论》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