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衍义补遗》。为瓜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龙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方考》卷三方。原名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。又名知柏八味丸、知柏地黄丸。山药、山茱萸各四两,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黄柏(盐水炒)、知母(盐水炒)各三两,熟地黄八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百丸
病证名。又名丹疹、烂喉痧、烂喉痧、疫痧、疫喉、喉痧。类于猩红热。因其咽喉红肿糜烂,疹色鲜红如丹,故名。丹痧属于疫疹,多流行于冬春季节,以二至十岁为多见。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,初期邪在卫分,继之病邪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杨梅痘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瓜子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奇经八脉之一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等篇。其循行路线,所载多有出入,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冲脉任脉者,皆起于胞中,上循脊里,为经络之海。其浮而外者,循腹上行,会于咽喉,别而络口唇。”本脉自小腹内起始,下出于会
病名。指挟头风而发的瘰疬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因肝气郁结所致。治宜开郁行痰,服解郁化痰丸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。详膺俞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