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半身不遂痧》:“心主血,痧毒入于血分,故易攻心,此痧症所以发昏也。若痧之慢者,冲激迟缓,未逆于心,留滞经络,或在于右,或在于左,为半身疼痛,或麻痹不仁。如此半身不遂,总因痧毒之遗
见《嘉兴府志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味之一。甘为土味,入通于脾,为脾所主之味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味所入,……甘入脾。”甘味药多入脾经,有补脾益气作用,如人参、黄芪等,同时,甘味药物尚有和中缓急作用,如甘草等,故《内经》有“脾欲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绿风、绿风内障证、绿水灌珠、绿水灌瞳、绿风变花。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多由肝胆风火升扰,或阴虚阳亢,气血不和引起。证见发病迅猛,眼珠剧烈胀痛,牵引眼眶头额胀急,疼痛欲裂,恶
病名。又名肉淋。指淋症而见小便如米泔或脂膏者。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膏淋者,淋而有肥状似膏,故谓之膏淋,亦曰肉淋。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,故与小便俱出也。”《证治要诀
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,见《医门法律》卷一。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,认为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;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”,“故阳性畏其衰,阴性畏其盛”(《类经附翼·大宝论》),因此治
【介绍】:见卢之颐条。
【介绍】:明人。字元伟。江苏太仓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著有《运气占候补汇》(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医部汇考》),内容主要是对《内经》关于运气的论述进行注释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金冶田传,雷少逸编。刊于1883年。内容有正面(穴)图、背面(穴)图、指节图、灸盏图、灸药神方、灸法禁忌、应灸七十症(为中风、尸厥等病的灸法取穴)。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
书名。12卷。清·胡廷光撰于1817年。本书系汇集清以前有关伤科文献资料编成。卷1~2为伤科总论;卷3治伤手法及工具;卷4伤科内证;卷5~6为各部骨伤;卷7~8列伤科方剂;卷9~12为其他金刃器物损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