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百合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即百合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即百合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病验方》三卷,已佚。
《时病论》卷四方。又名雷氏清宣金脏法。牛蒡子、桔梗各二钱五分,川贝母、杏仁各二钱,马兜铃一钱,栝蒌皮、桑叶、蜜炙枇杷叶各三钱。水煎服。治热烁肺金,咳逆胸闷,身体发热。
【介绍】:见胡澍条。
即蛔虫,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又称五脏刺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凡刺有五,以应五脏。”以其针刺深浅部位不同,分别适应五脏有关的病变。计有半刺、豹文刺、关刺、合谷刺、输刺等五种。详各该条。
又称针挑疗法,截根疗法。是指以三棱针等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,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,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专门用以治疗痔疮者,又称挑痔疗法。此法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,解放后经医务工作者总结发展而成。临床操
书名。10卷。东汉·张机撰。约成书于三世纪初。本书是作者原撰《伤寒杂病论》16卷中有关伤寒病证为主的部分。原书曾经魏晋时王叔和整理,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。现存较早的有明·赵开美影宋刻本
应于四季的脉象。《难经·十五难》:“弦、钩、毛、石者,四时之脉也。”详脉从四时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涕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由于少阳三焦经热毒郁滞所致。疽生于瘈脉(在颞骨乳突根部稍前耳后肌中)、翳风(在腮腺后沿乳突和下颌角之间)二穴。初起多憎寒壮热,口渴。若溃黄色脓者为顺,出黑色稀水者为恶候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