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阴、阳、气、血亏损。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凡人大劳、大欲、及大病、久病后,气血两虚,阴阳并竭,名为四损。”四损的病人,即使感受的疫邪不严重,但由于正气亏虚,不耐攻邪,故治疗困难,预后较差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”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风廓。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。为青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夹蛇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一。即疖;又夏日所生之小脓肿亦称热疖。见疖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鍼》。即哮拔、醋呛哮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古羊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妇人经行,多则六、七日,少则四、五日,血海自净。若迟至半月或一月,尚淋漓不止,非冲任内虚,气不能摄血,即风冷外感、使血滞经络,故点滴不已,久则成经漏,为虚劳、血淋等症。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