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万寿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医医病书条。
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又名蛇眼疔,天蛇毒、调疽。生于手指尖,形似蛇头,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强调: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、根深毒重,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、其毒稍轻。即脓性指头炎。证治见指疔
隔饼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取净土和水为泥,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,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施灸。每灸一炷,即易一饼,施灸壮数,当以病情而定。适用于发背疔疽,对白癣、湿疹等也有一定疗效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外台秘要》作髓孔,即腰俞,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黄帝针经音义》1卷,佚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木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