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胃。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:“小肠谓赤肠,大肠谓白肠,胆者谓青肠,胃者谓黄肠,膀胱者谓黑肠。”是以五脏所属的五色,分配五腑而得名。
病名。出明·龚居中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生于乳头之下的痈肿。因乳根穴而得名,故云。详乳痈条。
见《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》。为番泻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遗毒。见该条。
方书名。又名《严氏济生方》。宋·严用和撰于1253年。10卷。内容包括中风、中寒、中暑等内、外、妇科疾病79篇。每篇先述病候,后记方剂,共450余方。选方多经作者试用,切于实用。现存有1734年日本的
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清暑益气汤条。
①正、反两大治疗法则的别称。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,从证候而治者为从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逆从者,以寒治热,以热治寒,是逆其病而治之;以寒治寒,以热治热,是从其病而治之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逆者正治,
指风寒外邪侵袭于体表皮毛,内舍于肺,影响肺卫之气的宣通。主要证候有鼻塞、声重、喷嚏、流清涕、咳嗽甚则喘促气急、咯痰清稀、头痛、恶寒、微热、无汗,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,舌苔薄白,脉浮。多见于风寒感冒,亦可
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:“其形如鸡心。”症见肛周赘皮下垂,大小及形状甚似鸡心,自觉搔痒。治宜五倍子汤薰洗止痒,亦可手术治疗。
【生卒】:1889~1972【介绍】:医史学家。广东东莞人。1910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大学堂,毕业后任船医等。后对中医学、医学史有所钻研,尤以医史研究兴趣浓厚。于1936年组织医史委员会,任会长。即今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