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干苔条。
针灸经脉书。简称《黄帝内经明堂》。13卷。是《黄帝明堂经》的一种注本。为七世纪初(唐初)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。前12卷论十二经脉腧穴;末1卷论奇经八脉。本书曾经唐代政府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。唐以后
【介绍】:见昌阳条。
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鹿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·
【生卒】:约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攻研医学,曾任润州(今江苏镇江)医博士。认为唐以前本草诸书所载的药物太繁杂,检阅不便,删去不急用和有名未用的药物,撰成《删繁本草》5卷,已佚。
同气味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肱骨、尺骨、桡骨、股骨、胫骨、腓骨骨折的合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