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马脾风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民间医生。霸陵(今陕西长安县附近)人。亲自入山采药,在长安出售,口不二价,前后达三十余年。因有“韩康卖药,言不二价”的故事。
拇,同母。即母指。①手大指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黑色出于庭,大如母指,必不病而卒死。”②足大趾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膝痛,痛及拇指治其腘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,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方书名。15卷。元·僧人继洪辑。刊于1283年。作者参阅多种医著,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。分中风、中气、中暑、中湿等48门病证。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。
眼的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。多由风湿热毒熏蒸所致。症见耳廓上生疮,痛流黄水,时发时愈。治宜清热除湿。可选用黄连解毒汤、五味消毒饮、温胆汤等加减。外用胡粉散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八角枫之侧根,详八角枫条。
指气机失常而主要表现为下陷不能正常上升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恐则气下。”可由于惊恐伤肾以致下元虚衰,升腾无力而致,亦常由于脾气虚弱,中气升举无力而致,临床常见
病证名。五脏水肿病之一。指脾阳虚困,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脾水者,其腹大,四肢苦重,津液不生,但苦少气,小便难。”参见水肿、十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