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足太阳膀胱经

足太阳膀胱经
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BL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,交巅;其支者,从巅至耳上角;其直者,从巅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髆内,挟脊抵腰中,入循膂,络肾,属膀胱;其支者,从腰中下挟脊,贯臀,入腘中;其支者,从髆内左右,别下贯胛,挟脊内,过髀枢,循髀外,从后廉下合腘中,以下贯踹内,出外踝之后,循京骨小指外侧。”本经自内眼角(睛明)起始,上向额部(神庭),在头顶与督脉相会(百会)。它的分支,从头顶到耳上角。它直行的主干,从头顶入颅,联系脑,回出来从后项部左右分开向下,一支沿着肩胛内侧,脊柱两旁,到达腰部,由此深入,沿脊柱两侧的肌肉,联络肾脏,属于膀胱。它在腰部的分支,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,通过臀部,进入膝腘窝中(委中)。它的另一条支脉,从后项向下,自肩胛内缘,直至肩胛下面,挟着脊柱向下,经过髋关节,沿着大腿后面下行,在腘窝中与前支经脉会合。由此合而下行,通过腓肠肌内,出外踝后方,沿第五跖骨粗隆(京骨)到足小趾外侧末端(至阴)。脉气由此与足少阴肾经相接。本经发生病变,主要表现为顶头痛目痛目黄,泪出,鼻衄,痔疾,疟疾癫狂,项、背、腰、骶、大腿后侧、腘窝、腓肠肌、脚部疼痛,足小趾不用等(图79)。

图79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培明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抱一。平湖(今浙江平湖)人。先学儒,以文学在当地闻名,精于治疗痘疹,对于贫苦人家,不避风雨前往诊视。

  • 野苦荬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苣荬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瘰疬漏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。初起如梅李枣核,随处可生,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,久则化脓成漏。宜内服斑猫散。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
  • 铺地凉伞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紫金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丹瘾疹

    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五十下酪。即丹毒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义

    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。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、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。即今之解剖、生理学考试。

  • 寿世保元

    书名。10卷。明·龚廷贤撰。约成书于17世纪初期。卷1介绍有关诊断治疗的基础理论;卷2~10分述各科病证的辨证论治,搜集了较多的方药和治法,取材广泛,选方大多切于实用,并附医案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旋推法

    推拿手法。为推法的一种。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回旋移动,用力较轻,不带动皮肉筋脉。

  • 十香正痛丸

    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
  • 南雅堂医书全集

    丛书名。又名《陈修园医书十六种》,或名《公余十六种》。清·陈念祖撰。刊于1865年。包括《灵素节要浅注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》、《金匮方歌括》、《伤寒论浅注》、《长沙方歌括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医学从众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