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藜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外科精要》卷下方。黄芪八两,木香、肉桂、沉香、乳香各一两,当归三两,绿豆末四两。为细末,用姜汁绿豆粉糊为丸,熟水送下。治针砭所伤,恶寒发热,脓水不止,肌肉不生,疮口不敛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麝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景魁条。
民间流传的一种辨伤的诊断方法。是根据眼中白珠络脉的改变,以及瘀点的所在,作为诊断受伤部位和性质的参考。一般来说,白睛见青紫红筋浮起,在红筋末端有瘀血点,称为“报伤点”。点在白珠上的,为胸廓受伤积瘀。点
【生卒】:1079~1154年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知可。真州白沙(今江苏仪征)人。幼年家贫,父母相继病死,成年后精心钻研医学,遇有病者求诊,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,救活了无数患者。绍兴二年(1132)科
阴分不足、津血亏损的证候。阴虚则生内热,每见低热、手足心热、午后潮热、消瘦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尿短赤,舌质红、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无力等症。治以滋阴为主。若阴虚火旺者,须养阴清热。
病证名。麻疹后并发肺痿。清·赵月航鉴定(撰人不详)《治疹全书》:“疹后久咳不止,时吐白沫如米糊者,为肺痿。”系火热伤肺,津液受损所致。先用加味二冬汤(《治疹全书》:生地、熟地、天冬、麦冬、甘草、桔梗、
病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风弦赤眼、风弦赤烂、睑弦赤烂、烂弦风睑,俗称烂眼皮。多由脾胃蕴结湿热,复受风邪,风与湿热相搏,结于睑缘而发。症见胞睑边缘红赤溃烂,痒痛并作,或见睫毛脱落,甚至睑缘变形。相当于
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。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,或痰饮壅盛于肺。少阳证用和解法,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