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通剂

通剂

十剂之一。用通利药物组成,具有通行气血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。”“刘完素曰:留而不行,必通以行之,如水病为痰澼之类,以木通、防己之属攻其内,则留者行也,滑石茯苓芫花甘遂大戟、牵牛之类是也。”“张从正曰:“通者,流通也。前后不得溲便,宜木通、海金砂、琥珀大黄之属通之。痹病郁滞,经隧不利,亦宜通之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植物名实图考

    药物图谱类著作。38卷。清·吴其溶撰。刊于1848年。系作者通过广泛采集,向有关人员访询,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,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。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,分为谷、蔬、山草、草、石草、水

  • 蛇退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眹(zhěn 诊)

    ①《说文解字》:“目精也。”指瞳子,详该条。②目缝。《说文解字》段玉栽注:“瞽字下云,‘目但有联也’,谓目但有缝也。”孙诒让《周礼正义》曰:“无目眹者,盖谓目缝黏合,绝无形兆。”

  • 蓄水证

    太阳腑证之一。详伤寒蓄水证条。

  • 恶露

    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①指产妇在分娩后,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。一般于产后二至三周内恶露应完全排尽。如果超过这段时间,仍然持续淋沥不断,排出或多或少均属病态。参见恶露不下、恶露不绝条。②指养胎之血。见戴武

  • 伍耳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耳中疳臭。多由湿热相搏,上冲于耳而成。治宜清热燥湿,用交感丹(《证治准绳》:香附子、茯神、黄连、桂心、甘菊花)。参见脓耳条。

  • 呃逆痧

    痧证之一。指痧胀而有呃逆者。《痧胀玉衡·呃逆痧》:“痧胀为呃,有痰火血郁之分,有食阻气阻之异,有病重喘呃之凶。苟非细辨受病之原,用药稍或不妥,非惟不效,势必呃死,是明痧呃之害焉。”治宜放痧,方用细辛大

  • 祝茹穹

    【介绍】:见祝登元条。

  • 阴痛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又名阴中痛、阴户痛。包括小户嫁痛、嫁痛。多因郁热损伤肝脾,脾虚聚湿,湿热下注;或中气下陷;或风邪客于下焦,与气血相搏,肝肾经络为之壅闭。症见阴痛,甚则痛极难忍。湿热下注者

  • 暴郁

    指气候反常,六气郁积,使人致病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升降不前,气交有变,即成暴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