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针灸甲乙经

针灸甲乙经

针灸著作。原名《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》,简称《甲乙经》。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。共10卷,后改编为12卷,128篇。本书是将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古名)和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三书分类合编而成。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、腧穴部位、针灸法及禁忌、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、针灸取穴等。是我国现存最早、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著作,也是研究《黄帝内经》古传本的重要文献。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,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斑舌

    即红中黑斑舌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疹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明代始独立设科,参见十三科条。

  • 肤胀

    病名。指因阳气不足,寒气留于皮肤而出现的全身肿胀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肤胀者,寒气客于皮肤之间,然不坚,腹大,身尽肿,皮厚,按其腹窅而不起,腹色不变,此其候也。”《医醇賸义》以此症由于宗气失守,虚气无归

  • 九气

    指引起气机紊乱的九种致病因素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炅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,九气不同,何病之生?”其中炅即暑热,劳指过劳。

  • 会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
  •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

    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

  • 白花箭

    见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痰毒牙痛

    病证名。多因痰湿内伏,复感邪毒,痰毒上攻牙齿而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由素有热,热生痰,痰流毒,痰毒灌注经络,上攻牙齿而痛。”治宜清热涤痰,泻火解毒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。参见牙痛条。

  • 中马忤

    病证名。即中马毒,详该条。

  • 扯根菜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