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亦称脉溢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八:“毛窍血出,节次若血不出,皮膨胀如鼓,须臾眼鼻口被气胀合,此名脉溢。饮生姜汁、水各一二盏即安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驰远。安徽进贤人。师承喻昌之学,撰述有《伤寒集注》、《辨脉篇》、《女科要诀》等书。对于脉诊有一定见解,主张以浮、沉、迟、数为纲,将脉象分类;认为过去所说脉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,是不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百日咳。《本草纲目拾遗·鸬鹚》:“顿咳从少腹下,逆上而咳逆,嗽数十声,少住又作,甚或呛甚作呕,牵掣两胁,涕泪皆出,连月不愈……。”并载有鸬鹚涎方(鸬鹚涎、白糖)治疗。详百日咳条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未婚女子多由肝肾阴虚,气血暗耗,阴虚热灼所致。症见经闭进而出现骨蒸,五心烦热,消瘦疲倦,颧赤等。治宜滋阴清热,补养气血。方用人参柴胡汤(人参、茯苓、白芍、干地黄、知母、麦冬
书名。王邈达撰。作者将《伤寒论》113方基本上按《尚论篇》的篇次,对各方的方义、配伍应用、加减法、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。作者根据张仲景“因病立方”的原则,病、方兼释。其释病部分本于《伤寒尚论辨
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。
病名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有因产损血气,血气虚则挟热,热搏于血,血即流渗于胞中,故血随小便出。”治宜清热利小便。用瞿麦、黄芩、冬葵子、通草、大枣、车前子。
整复之意,即整治人体骨折、损伤的病症。出《正体类要》上卷。明、清时代正骨科也有称为正体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