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又名血痢、赤痢。为热毒内迫于血,肠络损伤,血从下泄所致。治宜凉血止痢。用茜根汤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金冶田传,雷少逸编。刊于1883年。内容有正面(穴)图、背面(穴)图、指节图、灸盏图、灸药神方、灸法禁忌、应灸七十症(为中风、尸厥等病的灸法取穴)。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397~1496年【介绍】:明代本草学家。字廷秀,号止庵。云南嵩明县杨林村人。读书很多,通晓经史各家书籍,并且精于医药。因不愿做官,居住在民间,常和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兄弟生活在一起。著述较多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四川人。眉山颖臣患病多饮多尿,服消渴药一年余病反加深,自以为必死。他诊断为酒食过度,用麝香以酒濡之为丸,枳枸子为汤饮之而愈。
理筋手法。让患者正坐,医者立于背后,一手扶患者头顶,一手拇、中指点按天枢、风池、风府等穴,并顺诸穴部位自上而下按摩多次,再用拿、捏、提弹颈后部及肩背诸肌腱各数次。次以双手拇指于枕骨关节,余指在颌下部,
即防己黄芪汤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覆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又名训疽。指发于指端和手心、足心及心窝部的瘭疽。证治见瘭疽条。
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两手叉腰或一手扶台(或椅),交替提腿作踏步运动。适用于治疗膝、踝部疾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