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隐庵
【介绍】:
唐代医生。蜀(今四川)人。生平欠详,其医术传给沈应善。
【介绍】:
唐代医生。蜀(今四川)人。生平欠详,其医术传给沈应善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。系指听力良好,示肾气充足。参见耳目聪明条。
七情郁证之一。《类证治裁·郁症》:“悲郁脏躁欲泣,甘麦大枣汤。”参见悲、七情郁症、内郁及脏躁等条。
古与府通。有聚集、府库之意。古人把人体内部一些传化水谷的器官,统称六府,以别于藏精气的五脏。参见六腑条。
病名。指头晕目眩,突然跌仆之症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多因痰涎壅塞所致。症见头眩目花,突然跌倒,心神迷闷,牙关紧急,目睛上视等。治宜豁痰逐络为主。可用碧霞丹、辰砂天麻圆等方。参见急中风条。
指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颈项的部分。若头部出现症状时,可先在项部的足太阳膀胱取穴治疗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病始头首者,先取项太阳而汗出。”
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脐下痛牵引左右,两胁下俱大痛者名曰寒疝,因呼吸冷风乘虚入腹故也。治宜辛温之剂祛其寒……宜羊肉汤。”(乌药、延胡、防风、当归、甘草、桃仁、川芎、香附、陈皮、桔梗、苍术、木
小儿推拿方法。《针灸大成·诸穴治法》:“惊,揉大脚趾,捏中脚趾爪甲少许。”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薏苡仁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明·张介宾撰。本书为《景岳全书》第四十七及四十八卷的单行本。上卷为总论部分,包括经义、脉候,论证等41篇;下卷分别记述发背、脑疽、耳疮等39种病证的治疗。此外,又有《外科钤古方》1卷,为《
见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