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积寒热

食积寒热

食积而兼寒热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食积者,因脾胃虚寒,乳食不化,久而成积。其证至夜发热,天明复凉,腹痛膨胀,呕吐吞酸,脚冷肚热,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是也。有前证而兼寒热者,名曰食积寒热。若食在胃之上口者吐之,胃之下口者消之,腹痛痞胀,按之益痛者下之,下后仍痛,按之则止者补之,夹食伤寒者先散之,用参苏饮。热甚便秘者先利之,用大柴胡汤。如无外感,但只伤食不至于甚,保和丸调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温

    病名。指秋季的一种热病。《温热经解·客气温病治法》:“秋温,不大便五六日,舌苔焦燥者,热病也,大承气汤主之。秋温,化热十余日,邪入厥阴,唇焦齿燥,耳聋,舌根焦黑,手指蠕动欲痉者,三甲复脉汤主之。秋温,

  • 诊指纹

    小儿诊法之一。诊察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。幼儿皮肤薄嫩,指纹比较明显,三岁以下的小孩,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。此法始见于唐代王超《水镜图诀》,是从《灵枢》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,主要是观察指纹的颜色和

  • 诊家直诀

    脉学著作,《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》之一。2卷。清·周学海撰。本书撷取《脉义简摩》、《脉简补义》之精要,综论脉象、指法及主病,并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二十四脉之脉象,又以八字真言(位、数、形、势、微、甚、兼、

  • 胎膊

    同胞膊。详该条。

  • 传尸灸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外台秘要》:“立脚于系鞋处横纹,以手四指于纹上量胫骨外,逼胫当四指中节按之,有小穴,取一缕麻刮令薄,以此麻缓系上灸,令麻断。男左女右,患多灭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传尸灸

  • 脏毒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四十三。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之十五:“然肠风脏毒,自属滞下门。脏毒,即是脏中积毒。”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自内伤得者曰

  • 阳络伤则血外溢

    阳络,指上部、属表的络脉。血外溢,指咯血、鼻血、牙龈出血等。这类出血,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阳络伤则血外溢,血外溢则衄血。”

  • 邢元朴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痈疽论》一卷,已佚。

  • 消上

    病证名。小儿消渴之一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消渴,心火动而消上,上消乎心,移热于肺,渴饮茶水,饮之又渴,名曰消上。”治以滋阴养液为主,宜莲花饮(甘草、知母、莲花须、黄连、瓜蒌仁、五味子、人参、干葛、白茯苓、

  • 三石散

    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)。制炉甘石、熟石膏、赤石脂各三两。为细末,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。功能收涩生肌。治皮肤病,滋水浸淫,日久不止;烫伤腐肉已化,新肌不生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