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即刺梨根,详该条。
痰湿系秽浊之邪。故称。
医论著作。清·王泰林撰。原系手稿,大多已残缺,仅存《肝病证治》一篇,收入《王旭高医书六种》。本篇较系统、全面地阐述肝病证治,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、肝风、肝火等不同类型,并提出相应的治法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
用清热利尿化石的药物,以清下焦湿热,消除结石,解除排尿涩痛,淋沥不畅的治法。常用方药有八正散、石苇散等。
出《济生方》。为豚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腊梅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质问本草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邵三山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位于手背中央,与掌心劳宫穴相对处。主治落枕,五谷不消,腹痛泄泻,掌指麻痹,五指不能屈伸,小儿脐风,手背红肿发痛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