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是论述足三阴、足三阳、奇经八脉病变而发生腰痛的各种症状,并着重指出随症求经,循经取穴的针刺治疗原则,故名。
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土郁夺之,谓下无壅滞也。”上郁,指中焦脾胃湿邪郁阻;夺,指祛除。如湿热郁阻,腹痛腹胀,大便稀粘而臭,舌苔黄腻,用苦寒燥湿法。又如寒湿郁于中焦,胸闷,恶心,
即阴痒。详该条。
针刺用语。与动而伸之对举。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:“得气,因推而内(纳)之,是谓补。”指针刺得气以后,将针向下按纳,使正气深入,为补法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赤小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钱一桂撰于1818年。本书纂述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及历代诸家医书,以“改古今之同异,辨议论之经验,分诊治之优劣”(见凡例)。卷1脉法、治则及杂论;卷2内科、妇科主要疾病诊治,重点阐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风门。见该条。
指五脏宜用苦剂,六府宜用辛剂。《儒门事亲》卷十四:“……五苦者,五脏为里属阴,宜用苦剂,谓酸苦涌泄为阴;六府为表属阳,宜用辛剂,谓辛甘发散为阳,此其义也。”联系临床实际,这种说法有一定指导意义。
见《十药神书》。即太平丸第一方,见太平丸条。
奇,异常。奇病通常指较疑难而少见的病证。参见奇病论篇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