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惠眼观证》,已佚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女科证治准绳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牙痈之别名。详牙痈条。
出《温热论》。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。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,浊邪不化,而热伤气津,舌苔虽白厚而干燥,是胃中津液损伤之象,治宜先养津,后化浊。养津用麦冬、玄参、荸荠汁、鲜芦根等清润药,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斑蝥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后蜀《重广英公本草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5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39~43)。清·吴谦等撰。本书重点论述内科杂病(包括中风、类中风、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)的证治。正文均编为七言歌诀,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,内容比较简要,选方切于实用。
指用器械剖割尸体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形态、位置、构造及其相互关系。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已开始有解剖知识。《灵枢·经水》:“若夫八尺之士,皮肉在此,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视之,其脏之坚脆,腑之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