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下婴儿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。指六岁以下的小儿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。指六岁以下的小儿。
病证名。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多涎,由脾气不足,不能四布津液而成。”症见神疲,面色萎黄,涎多清稀。治宜补益脾气。用补中益气汤。
病证名。见《赤水玄珠·眩晕门》。因痰浊挟火,上蒙清阳所致。症见眩晕,头目胀重,心烦而悸,恶心,泛吐痰涎,口苦,尿赤,舌苔黄腻,脉弦滑。治宜化痰降火。用清上丸、黄连温胆汤等方。参见眩晕、痰晕等条。
书名。见《宋史·艺文志》,释音一作释言。1卷。唐·杨玄操撰,已佚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疸》。多因湿与热搏,郁而发黄。属阳黄范畴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发黄》:“湿热发黄,一身尽痛,发热口渴,小便不利,色如熏黄,暗而不明也。”湿重于热者,兼见头重身倦,胸脘痞满,治宜利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尻,名曰锐疽。”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惟德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类证活人书》。即黑靥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