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双湖,又称观澜。江苏高邮人。久居兴化,著有《医学指归》(1848年)2卷,并曾对张元素之《脏腑标本药式》一书加以注解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报刺者,刺痛无常处也。上下行者,直内无拔针,以左手随病所按之,乃出针,复刺之也。”指治疗游走性疼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直刺痛处,并予留针,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
【介绍】:①元明时医家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精通医术,著有《黄俅医案》。②明代医学家,字谷如,新都(今四川境)人,1619年撰有《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》,10卷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四针掌后横纹,名鬼心。”原注为太渊穴。《针灸大全》则指为大陵穴,今多从此说。
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出《内经》。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,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。多因胃强多食,脾弱不运,停滞胃家,成饮成痰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胃不和不得卧之症,胸前满闷,不思饮食,嗳气吞酸,恶心呕吐,或头眩眼黑,
【介绍】:见谢毓秀条。
病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二“妊娠恶阻病,产宝谓之子病。”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潜斋简效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