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儿门

儿门

产儿的门户,即妇女阴道外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食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疹博爱心鉴

    见博爱心鉴条。

  • 妇科心法要诀

    书名。6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44~49)。清·吴谦等编。卷44调经及经闭诸证;卷45崩漏、带下、癥瘕、积、痞、痃、癖、疝等病及嗣育;卷46胎前诸症;卷47~48生育及产后;卷49乳症、前阴及妇科杂症。

  • 半产胞衣不下

    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。参见胞衣不下条。

  • 观音花

    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高敏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若讷条。

  • 牙龈出血

    即齿衄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四字真言

    古人总结产后调养的四件注意事项。出清·袁于江《生生宝录》。一曰静,二曰淡(咸伤肾后而绝产,酸伤肝行步艰难,煎炒厚味伤脾),三曰乐(乐则血气易和),四曰坐(使血不上攻)。

  • 化燥

    又称津伤化燥。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。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,内热亢盛等原因,都能使邪气化燥,出现口干口渴、唇焦咽燥、便秘尿少、干咳、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
  • 目上弦

    指上眼睑。见目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