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冷汗

冷汗

证名。又名柔汗。①见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四。又名阴汗。指多汗之属阴证者。多由阳气虚衰,阴寒相乘,以致汗冷肢冷,甚则身冷。《景岳全书·汗证》:“阴汗者,冷汗也。……所谓寒者,非曰外寒,正以阳气内虚,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,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,故凡大惊大恐大惧,皆能令人汗出,是皆阳气顿消,真元失守之兆,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,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,必多有汗出者,是岂非气去而然乎?”治宜益气温阳等法。黄芪建中汤,甚者加附子。或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。参见阴汗条。②指汗出而冷者,除阴证外,热极、痰证亦可见之。《医碥·汗》:“盖热聚于内,肌肤反冷,肤冷,故汗亦冷也。”因火邪亢极者,治宜如神白虎汤相火旺盛者,宜知柏地黄汤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有痰证冷汗自出者,宜七气汤理气降痰汤,痰去则汗自止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摄生

    即养生。见该条。

  • 调和肝脾

    和法之一。治疗肝气犯脾、肝脾不和的方法。症见胁胀或痛、肠鸣、大便稀薄、性情急躁、食欲不振,舌苔薄白,脉弦细等。可用逍遥散。

  • 八厘麻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烦冤嗽

    病名。指肾虚气逆作咳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咳嗽烦冤者,是肾气之逆也。”《不居集·烦冤嗽》:“《素问》云,咳嗽烦冤,是肾气之逆也,八味丸、安肾丸主之。”《证治汇补·咳嗽》:“咳嗽烦冤,肾气之逆,以肾为

  • 庄绰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清源(今山西清徐)人。字季裕。建炎中年(1127~1130)曾任朝奉郎、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。善针灸。撰有《膏肓腧穴灸法》、《脉法要略》等书。

  • 麻虫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。为苍耳蠹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①可通厉。疠气,又称疫疠之气、毒气、异气、戾气或杂气。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厉大至,民善暴死。”古人认为它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,与久旱、酷热等反常气候有关。②疫疠。某些烈

  • 踝骨脱

    病名。见《陈氏秘传》。即踝关节脱臼。详脚盘出臼条。

  • 螺盖翳

    病名。见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阴处

    ①伏居于地下而未出地面者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万物方生,未出地者,命曰阴处”。②指暗处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阴处反明”。③指前阴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