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醇賸义

医醇賸义
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费伯雄撰于1863年。作者原撰《医醇》24卷,后毁于兵火。晚年追录约得十之二三,为《医醇賸义》。汇录作者平生治疗心得,分为中风、中寒三气(暑、热、湿)秋燥、火症、虚劳关格咳嗽痰饮、疟症、黄瘅消渴、痹症、肿胀下利、诸痛等门。每门先为总论,继载自制方,后附成方。总论中剖析病因、病机治则,多有独到之见。如谓中风“邪害空窍”,指空窍毛窍腠理劳伤门之七伤,当指七情偏胜之伤;治疗下利,强调“外感多有主病,内伤各有主经”;人身诸痛病因有风、寒、火、气之不同,而“其为气滞血瘀则一”。其于治法,主张不拘泥古人成法,亦不趋奇立异,而宜通变化裁,归于平正。自制诸方,皆效验实用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鲜黄连

    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鲜黄连,详该条。

  • 叶上花根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即叶上珠根,详该条。

  • 胃不和卧不安

    出《内经》。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,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。多因胃强多食,脾弱不运,停滞胃家,成饮成痰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胃不和不得卧之症,胸前满闷,不思饮食,嗳气吞酸,恶心呕吐,或头眩眼黑,

  • 实热证

    证名。指邪热亢盛,内外俱实的病证。见《此事难知·热有虚实外何以别》。多因热邪入侵,里热炽盛,或痰瘀、宿食阻滞所致。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:“伤寒阳毒斑黄者,狂叫欲走也。其症表里俱实,内外皆热,脉数有力

  • 白脓痢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白脓疳靛。指小儿肠寒,下利似白脓的痢疾。多见于素体阳虚的小儿。因阳虚者易为寒湿所袭,寒湿内阻,蕴蓄于肠,气机失利,故见此证。治宜温中利气。用胃苓汤。

  • 调羹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蠲(juān捐)

    ①通捐。祛除、除去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泻盛蠲余,令除斯苦。”《针灸大成》:“蠲邪扶正。”②通涓。清洁。

  • 变蒸热

    变蒸之候,变者上气,蒸者体热。《医学纲目》:“每经一变一蒸,情能既异,轻者发热微汗,其状似惊,重则壮热脉乱而数,或吐或汗,或烦啼躁渴。轻者五日解,重者七八日解,其候与伤寒相似。”古人认为,变蒸切不可妄

  • 严西亭

    【介绍】:见洪炜条。

  • 龙舌叶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龙利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