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经穴名。代号KI2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上门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,旁开0.5寸处。一说:挟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”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,并有腹
五音之一。肺音商,其音铿锵清肃,轻而促。
病证名。五般聤耳之一。耳中有粉红色脓液溢出。《丹溪心法》:“热气乘虚,随脉入耳,聚热不散,脓汁出,谓之脓耳。”由湿热火毒,郁结肝胆而致者,耳中肿痛,口苦心烦,治宜清泄肝火,用泻青丸、龙胆泻肝汤;因风热
【介绍】:东汉时巫医。汝南(今河南汝南)人。《后汉书》有其传记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善针灸,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外科方》卷九。即中发背,见该条。
症候名。指呼吸时有哮鸣音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咳喘息鸣。”
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四。指腰痛连及膝部之症。多因肾亏风湿侵袭所致。宜用独活寄生汤、牛兔丸、海桐皮酒等方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大金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糙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