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。为紫葳茎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指喘逆而痰声更甚者。本证轻者类似痰喘、齁喘,重者即为哮证。详痰喘、齁喘、哮证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延昰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棱术汤,见该条。
即喉科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因误食钩吻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解毒诸候》。钩吻又名断肠草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有剧毒。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,呕噁流涎,吞咽困难,或腹胀腹泻。继则眩晕语蹇,肢麻无力,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广州人。曾专心研究医学,常为贫苦人治病而不受酬报。
宛转俯伏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大风在身,血脉偏虚,虚者不足,实者有余,轻重不得,倾则宛伏。”
即降逆下气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