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和解

猜你喜欢

  • 棉桃壳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壳,详该条。

  • 报刺

    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报刺者,刺痛无常处也。上下行者,直内无拔针,以左手随病所按之,乃出针,复刺之也。”指治疗游走性疼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直刺痛处,并予留针,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

  • 热喘

    证名。指肺热炽盛的气喘。《古今医鉴·喘急》:“肺实肺热,必有壅盛胸满,外閧上炎之状。”多由肺受热灼,水津不能下行,痰火壅阻气道所致,常发于炎夏季节。治宜泻热清肺为主。《临证指南医案·喘》邵新甫曰:“实

  • 山枣子

   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泻

    病名。《医宗粹言》:“元阴不足而泄泻者,名曰肾泻。其状则水谷不分,至圃即去,足胫冷,少腹下重,但去有常度,昼夜或一二次,与他证之泻不同,盖元阴之气衰弱,不能健运其水谷故也。”参见肾泄条。

  • 穴位结扎疗法

    即穴位刺激结扎疗法,见该条。

  • 太医院经历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

  • 胃脘内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狗铃草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农吉利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微滑苔舌

    舌苔薄白而微滑的舌象。舌质淡红,为外感风寒表证,宜辛温发汗解表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