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字文君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擅长针灸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二。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,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,灼伤阴液而成。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,神志恍惚不宁。治宜清热安神。用钩藤散。
出《丹溪心法》。为栝蒌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目睛生翳两相对映者。出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①一眼黑睛上生二翳,一中虚,一中实,两翳连环,故名。详阴阳翳条。②两目各留一翳,左右对照,谓之阴阳圈。上述两种皆属宿翳,参见该条。
指胞睑生疮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系由火毒郁结,邪热上攻于目所致。初起肿痛微痒,渐致赤烂成脓,甚则寒热交作,饮食减少。治宜清热凉血解毒,服用加减四物汤,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见《妇科玉尺》卷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