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肢热

四肢热

症名。出《素问·逆调论》。多因阴气虚阳气盛,或复有风寒外束所致。《脾胃论·脾胃胜衰论》:“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,或大便泄泻,或皮毛枯槁发脱落,从黄芪建中汤。”《证治汇补·发热章》:“四肢蒸灼如火者,必阴气虚,阳气盛。……外候口干体瘦,食少懒倦,遇夜尤甚,平旦不觉,宜秦艽鳖甲散主之。”《寿世保元·发热》:“论男妇四肢肌表发热如火烙,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,或胃虚遇食冷物,抑遏阳气脾土之中,火即上越,宜用升阳散火汤。”《医脉摘要·发热辨》:“四肢发热,口唇干燥,烦闷不宁而身不热者,脾热也。”参见发热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气淋

    病证名。诸淋之一。又名气癃。为尿有余沥结涩不通的症候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气淋者,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。”《圣济总录》:“肾虚则不能制小便,膀胱挟热则水道涩。肾虚膀胱热,则胞内气胀,小腹坚满,而生

  • 冯兆张

    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楚瞻。浙江海盐人。先业儒,后长期业医,医术较精,尤其长于儿科。先后经三十年,编成《冯氏锦囊秘录》一书,内容丰富,涉及内、外、妇、儿、药性、脉诊等多方面。主张医道

  • 程日新

    【介绍】:见程辉条。

  •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

    见伤寒六书条。

  • 荸荠苗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通天草,详该条。

  • 阳虚喉痹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:“阳虚喉痹,非喉痹因于阳虚,乃阳虚因于喉痹也。盖有因喉痹而过于攻击致伤胃气者;有艰于食饮,仓廪空虚,亦伤胃气者;又有气体素弱不耐劳倦而伤胃气者。凡中气内虚,疼痛外

  • 杨梅斑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证皮肤先起红晕,后发斑片。

  • 溪病

    古病名。①水毒病的通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:“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,有山谷溪源处,有水毒病,春秋辄得。……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,通呼溪病,其实有异。”②又指无疮的水毒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

  • 中医学概论

    书名。①南京中医学院编著。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1959年修订再版。修订本分上下二编。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,分别介绍阴阳五行,人与自然、脏象、经络、病因、证候分类、诊法、治疗法则、药物、方剂、

  • 从阳引阴

    治法理论之一种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。”引,引领,引出。从阳引阴指从阳分引出阴分的邪气,或从阳分引出阴分的正气,本指针法而言,但也适用于其它治疗手段。《类经》十二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