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冷汗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柔汗发黄者,此为脾绝也。”成无己注:“柔为阴。柔汗,冷汗也。”参见冷汗、黏汗条。
舌苔灰黑而滑润,为寒水侮土,太阳中寒之证。一般有腹痛吐利,手足冷,脉沉细等。宜温阳散寒(见《伤寒指掌》)。
书名。系《温隐居海上仙方》的一种传本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多因嗜食炙煿,或饮酒过多,热毒蕴结大肠,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大便下血,颜色鲜红,腹痛口渴,肛门灼热,舌红干燥,脉弦数等。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选用黄连丸、凉血地黄汤、
喑,为瘖的异体字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
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青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知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按摩。参见摩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