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天韭

天韭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天韭

药材名称天韭

拼音Tiān Jiǔ

别名茖韭、山葱、茖葱鹿耳韭

来源百合科葱属植物天韭Allium victorialis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,洗净鲜用。

性味辛、温。

功能主治止血,散瘀,镇痛。用于衄血,瘀血,跌打损伤。

用法用量0.5~1两,水煎服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天韭

药材名称天韭

拼音Tiān Jiǔ

别名天蒜、鹿耳韭

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百合科植物玉簪叶韭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鳞茎圆柱状,外包残存的棕网状叶鞘。叶基生,1~2枚,卵状心形,长13厘米,宽约8厘米;叶鞘白色,膜质,抱茎。花茎自叶鞘间抽出,纤细,高35~45厘米;伞形花序,顶生,近圆球形;花白色,具细梗;花被6;子房上位,3室。蒴果。种子黑色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疏林下。分市陕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性味味辛,性温。

功能主治散瘀,镇痛,祛风,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,衄血,漆疮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天韭

药材名称天韭

拼音Tiān Jiǔ

英文名Herb of Plantainlily-leaved Onion

别名天蒜、鹿耳韭玉簪叶、茗葱、岩蒜

出处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玉簪叶韭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lium funckiaefolium Hand.- Mazz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鲜用。

原形态玉簪叶韭,多年生草本。鳞茎圆柱状,外包残存的棕网状叶鞘。叶基生;有长柄;叶鞘白色,膜质,抱茎;叶片1-2枚,卵状心形长达13cm,宽约8cm。花葶自叶鞘间抽出,纤细,高35-45cm;伞形花序顶生,近圆球形;花白色,具细梗;花被片6;子房上位,3室蒴果。种子黑色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疏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陕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归经肺经

功能主治散瘀止痛;止血;解毒。主外疮种痛;衄血;漆疮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-1两。外用: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图辣

    药材名称虎图辣拼音Hǔ Tú Là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虎图辣的根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主根圆柱形,分歧,外表黄褐色。茎直立,有棱,基郭带紫色,

  • 披针叶兔耳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披针叶兔耳风药材名称披针叶兔耳风拼音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别名小血金丹、肺经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披针叶兔耳风Ainsliaea lanci

  • 金橘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橘露药材名称金橘露拼音Jīn Jú Lù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果实的蒸馏液。性味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甘苦。"功能主治《中

  • 榈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榈木药材名称榈木拼音Lǘ Mù别名花梨木(《琼州府志》),青皮树、青豆风柴、青龙捆地、相思树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鸭公青,三钱三、青竹蛇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

  • 滇獐牙菜

    药材名称滇獐牙菜拼音Diān Zhānɡ Yá Cài别名走胆药、肝炎草、青叶胆、青鱼胆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滇獐牙菜的全草。秋末、冬初采集。洗

  • 青鱼胆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青鱼胆草药材名称青鱼胆草拼音Qīnɡ Yú Dǎn Cǎo别名胆草、对叶林、抽筋草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。秋后采集。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。茎细长。叶

  • 假大薯

   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、假通虎城、土木香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。冬季挖取根部,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,洗净,切成数段,晒干。原形态攀援半灌木,

  • 土一枝蒿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土一枝蒿药材名称土一枝蒿拼音Tǔ Yì Zhī Hāo别名野一枝蒿、白花一枝蒿、蜈蚣草(《文山中草药》),马茴香、飞天娱蚣、一支蒿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一枝蒿、茅草一枝蒿

  • 泡桐木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泡桐木皮药材名称泡桐木皮拼音Pào Tónɡ Mù Pí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。全年可采,剥取枝皮,晒干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

  • 野棉花根

   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,春季或秋季采挖,去净茎叶,晒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野棉花"条。生境分部产于云